星河产业集团产品管理中心设计管理部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A·P·L筑城景城市设计工作室于2019年-2020年联合开展了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商用航空航天、文化创意六大战略新兴产业的空间适配性研究(以下简称本研究)。
本研究以使用后评估为主要方法,通过前期的文献案例研究及实地调研珠三角、川渝、南京、郑州等地代表性园区,评估园区建成后的使用效果,再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关注使用者的需求,最终从建设运营、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三个层级建构产业空间的适配要求与设计指引。该成果可应用于新项目规划设计和既有园区、建筑改造(轻资产输出):应用于新项目规划设计则本成果作为设计条件;应用于既有园区、建筑改造(轻资产输出),本成果可支撑前期可行性研判、改造成本评估、改造设计条件输出等。
星河产城公众号将在近期陆续推送相关研究成果,敬请期待!
本期内容将介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空间适配性研究成果。
壹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概况
1.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定义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国务院确定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指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对信息和网络相关固件、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等进行智能化改造的产业。但不仅限于信息领域的一些分支技术如集成电路、计算机、无线通信等的纵向升级,更主要的是指信息技术的整体平台和产业的代际变迁。 1.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分类 可分为通信传输及计算机设备、广播电视设备及数字视听产品、电子元器件器材及仪器。 具体产业有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六个方面。
图1.2-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分类
贰 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发展判断 2.1国际发展背景 全球范围,20 世纪90 年代起,信息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高峰时期,并成为很多国家的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美国自2008 年金融危机后提出制造业复兴计划。政策经验有: 1.加大科研投入; 2.制定国家层面战略计划引导; 3.重视构建创新型网络、创新型政府和社会环境。 德国近年来发布了多个重要的高科技战略,工业4.0 是其中的核心内容。政策经验有: 1.推动创新,坚持开放; 2.培育政产学研创新体系; 3.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日本政府2015 年确立的“旨在促进成长战略进化的今后的讨论方针”,推动日本制造业复兴。政策经验有: 1.制定国家战略计划,规划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将新兴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2.2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发展概况 集成电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进入新一轮高潮;云计算市场继续快速发展;大数据产业正在从起步阶段步入黄金期;物联网产业快速成熟。 图2.2-1 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发展概况 2.1.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进入新一轮浪潮;产业链相对完整,分为技术支撑、基础应用和场景应用三部分。国内产业链相对完整,巨头纷纷抢滩人工智能;北京领跑全国,粤沪浙产业集中。 图2.2-2 各省(区市)大数据发展指数TOP10 排名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图2.2-3 2008~2017 年人工智能领域新增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 2.1.2云计算 2017 年公有云市场增长55.7%,私有云市场增长23.8%;阿里云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腾讯云稳居第二;政务应用领域竞争激烈,金融行业是云计算深化应用突破口。 2.2-4 各省(区市)大数据发展指数TOP10 排名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2.1.3大数据 国内大数据产业正步入黄金期。技术角度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等,产业生态角度可分为数据源提供商、基础设施厂商等。大数据产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四大热点发展区域。 图2.2-5 2015~2017 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 2.1.4物联网 2017 年,物联网进入“规模商用元年”,产业规模已达1 万亿以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已在工业、农业、交通、医疗等多领域应用,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 2.1.5高性能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产业需求旺盛,市场需求强劲,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产量和销售额保持高速增长。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产业规模形成集聚效应。 2.1.6新型平板显示 在液晶面板供给方面,我国大陆液晶TV面板出货量居全球第一位; 2018年一季度京东方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首次跃居第一;与此同时,平板电脑面板市场衰退。 在OLED 面板供给方面,LGD 和三星显示分别占据OLED面板市场主导地位;AMOLED 面板产能供给增量将主要集中在中韩两国;③国内OLED 应用仍主要为中小尺寸。 2.3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核心关键技术差距大,追赶世界先进企业还尚有距离; 2.人才储备与培养薄弱,底层系统的人才明显缺乏; 3.安全事故频发,信息安全亟待提高; 4.知识产权难得到应有保护,新品研发积极性受挫。 2.4行业发展周期与景气判断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当前国际新一轮产业竞争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先导行业。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行业均处于高景气度区间。 2.5未来风口 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风口主要是与智能装备和人工智能方向相关联的产业。 图2.2-6 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风口 叁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区空间适配研究 3.1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分为实证案例研究和文献案例研究两大部分。实证案例研究在广泛调研珠三角、川渝、南京、等地代表性园区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园区管理方和入驻企业方、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掌握了相关园区使用后评价的一手资料,为后续报告和索引的生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献案例研究摘选了国内外的代表性园区,通过基础资料的分析,为后续调研和报告内容提供了大致方向。 表3.1-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实证案例研究清单 表3.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文献研究案例清单 3.2研究成果手册 产业空间根据产业环节可划分为初创、生产、研发、总部四种空间类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区对初创空间、总部空间需求与其他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人工智能、商用航空航天)采用通用标准,其空间适配可分别参照《星河创客空间标准化手册》及《星河产业办公设计标准化手册》等成果,生产空间则根据企业生产工艺要求订制,本成果主要适用于研发型办公空间,其索引表格及内容如下: 3.2.1研发空间适配表 表3.2-1 研发型办公空间适配表 3.2.2规划设计 项目用地性质为科研用地、工业用地(包含M0用地);选址与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人工智能有较强兼容性,与商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无污染型)有一定兼容性。 表3.2-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园区涉及产业 其生产配套的功能组成有:科研办公区——园区的核心,承载入驻企业的研发、办公、展览、会议、销售等多个环节;工业厂房区——供园区及企业中试与小型生产使用,包含研发、中试、仓储、物流、小型生产等。 在空间布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通常具备实验、研究、办公、展示等多种功能,宜采用组合型、集群式的空间,以合理分区不同功能空间;各产业园区根据园区规模、企业需求、产业特征等,布局结构会有所不同,主要有平行式、环状式、组团式、混合式四种布局。 表3.2-2 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空间配套设施规模及布局 在场地需求方面,园区内公共空间宜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品的实验用地,如在公园中的跑道预设运动监测打卡装置;部分园区已率先试点使用无人零售门店与无人驾驶/物流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对产业园区本身提出了新的需求,如无人驾驶/物流技术对道路智能化和安全性提出了高要求。 图3.2-1预设有运动监测装置的公园跑道 3.2.3建筑设计 参考《星河产业空间设计标准化手册》,选择R1-新型研发办公楼。 图3.2-2 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型办公空间功能流线图 研发型办公空间通常包含须配有办公室、展示空间、会议室和报告厅、设备间等,组织流线时应避免各流线之间的干扰,具体流线设计、功能面积需求须根据入驻企业的特性需求定制;首层或地下层可作结构加固和层高加高/通高处理,用作为活动空间(如MAX企业源筑)。 在结构荷载方面,宜建设结构层高为3.6~4.2m,宜将首层加高至5.1~7.2m,以满足展示和设备需求(南京地区多数园区首层较高);楼板荷载宜设计为300KG/㎡及以上;机房(特殊设备间)荷载须作特殊处理,加固至800KG/㎡以上(如南京新华汇)。 柱距7~9m均能满足要求,需要综合考虑设计用地面积和建设成本,合理选择柱距模数;结合地下停车库设计的柱网尺寸为8m或8.4m;部分园区,如MAX企业源筑,将大柱距大空间作为卖点。 表3.2-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发阶段相关园区结构层高数据表 对于办公空间而言,大堂常做两层通高处理,或结构层高加高至7.2m,以满足园区和企业形象展示需要;宜将大堂与展示空间结合布置或邻近布置,布置接待室,休憩空间,展示沙盘;办公门厅通常根据入驻企业进行独立设计,整体简洁与园区风格接近,色彩宜简洁明快。 图3.2-5 办公空间示意 图3.2-6 南京未来网络小镇某企业办公门厅 宜单层面积为1000~3000㎡;孵化阶段企业规模较小,常见划分单元为150-400㎡;加速阶段企业对空间独立性需求性较强,常半层或整层租或买,一般使用面积为600-1000㎡;小型办公空间可划分为数个工位至80㎡不等。根据建筑设计规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要求,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3㎡,研究工作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 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在满足规范的基础上决定实际人均办公面积。 3.2.4机电设备 空调系统宜采用VRV空调可相对降低能耗,部分区域可根据需求设置独立式空调;建筑外墙采用玻璃幕墙设计的园区,通常在楼顶或有特定房间放置空调设备。可参考南京启迪科技城,将空调设备放置于屋顶,且利用屋顶花园遮蔽,部分玻璃幕墙楼栋专设设备间,以百叶遮挡。 图3.2-7 南京启迪科技城-玻璃幕墙与设备间 图3.2-8 南京启迪科技城-屋顶设备间 3.2.5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宜设置为停车场、设备间或公共活动空间;可参考南京启迪科技城,将地下空间设置为停车场,且地块间相互连通;MAX企业源筑,将地下空间设置为两层公共活动空间,承载餐饮、健身等功能。车位配设比例的一般经验值为1:2(即100平米2车)。 表3.2-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园区停车配比数据表 图3.2-8 MAX企业源筑-地下空间 · END · 完成时间:2020年8月 作者:星河产业集团产品管理中心设计管理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以上内容版权归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市星河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所有